武陵区工农小学:三尺讲台 三代人的温暖守望
2025-09-25 17:30:4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鲁颖 | 作者:刘琪 龚莉雅 朱慧颖(实习)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482

在武陵区工农小学,教育的种子正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悄然生长、代代相传。昔日课堂上的学生,如今已成为手握粉笔的老师,与自己的启蒙教师并肩执教;而他们的下一代,又坐在同一间教室里,续写着一段跨越三代的教育情缘。

走进工农小学,琅琅书声萦绕在教学楼之间。二年级语文课上,年轻教师罗翎方正生动讲解课文。教室后排,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专注聆听——她是龚芳丽,罗翎方小学时的班主任,如今已成为她教学路上的引路人。

武陵区工农小学老师 罗翎方:

龚老师常说“教书更要育心”,这句话至今深深影响着我。如今龚老师是我教学路上温暖的“灯塔”,从备课到课堂设计,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,她始终提醒我:“教孩子,先要懂孩子”,这份理念,让我在教学中也越来越从容、坚定。

看着自己曾经的学生如今也站上讲台,龚芳丽内心充满欣慰。

武陵区工农小学老师 龚芳丽:

就像亲眼见证一棵自己曾浇灌过的小树苗,如今已茁壮成长,并最终回归这片教育森林,成为并肩的“植树人”,这种传承感和成就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。

今年秋天,罗翎方牵着儿子的手走进一年级251班,而这个班的班主任,正是龚芳丽。课间,罗翎方偶尔会驻足教室外,静静看着自己的孩子坐在她曾经坐过的位置,听龚老师讲课——仿佛时光重叠,教育的纽带将三代人紧紧相连。

武陵区工农小学老师 罗翎方:

有时候看着龚老师教我儿子的场景,就会想起小时候她教我的样子,这种奇妙的缘分,让我更加理解了教育传承的意义。

据了解,像罗翎方这样“回流”母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在工农小学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该校已迎来多位毕业生回归任教,形成了温暖而独特的“工农情怀”。

武陵区工农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 姚娟:

这些年轻教师的回归,为学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,他们走出去是母校的骄傲,走回来则成为母校的力量。这不仅是教育精神的生动传承,更是咱们工农小学最美的人文图景。

放学时分,教学楼渐渐安静下来,而教育的故事仍在继续。罗翎方与龚芳丽一同漫步在校园内,轻声交流着今天的课堂。她们之间,不仅是师生、同事,更有一份源于时间、归于讲台的生命馈赠。在这所小学里,教育正以最温暖的方式,完成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交接。

责编:鲁颖

一审:张耀文

二审:谌峋利

三审:邱伟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